在陈鹤琴的观念里,国民素质的高低与教育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但我国传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及近代以来教育的发展状况却让人忧心。如学生读死书,学校死一般的教育,影响恶劣,害人不浅,还极其顽固。正因为如此,陈鹤琴在20年后将其创立的“活教育”理论的矛头直指“死教育”。于是,从改造教育入手来提高国民素质,就成为陈鹤琴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合乎逻辑的选择。而实际上要提高中国国民的素质,教育本身的特性及其功能也决定了它无疑是极重要的手段之一。
2.立意创办根植于中国国情的教育
陈鹤琴为了提高国民素质而投身教育事业,但在教育实践中面对我国幼稚教育因“外国化”所产生的流弊,他理性地认识到,各国教育之所以获得成功,恰恰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了本国的国情,绝不是照搬别国的教育成法所能奏效的。陈鹤琴是立意要创办符合中国国情的教育,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思想也就在这个过程中酝酿形成了。
(1)符合中国国情的鼓楼幼稚园实验。
当年陈鹤琴在研究和改造中国幼稚教育时,曾不无痛心地指出“我们中国早期幼稚教育先是抄袭日本的,后又抄袭欧美,东抄西抄把中国幼稚教育弄到陈旧不堪的境地”。在他创办幼稚园教育的十五条主张中进一步指出:“现在中国所有的幼稚园,差不多都是美国式的。幼稚生听的故事是美国的故事,看的图画是美国的图画,唱的歌曲是美国的歌曲,玩的玩具,用的教材,也有许多是从美国来的。就连教法,也不能逃出美国化的范围。”①陈鹤琴极力反对当时的幼稚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的全盘美国化。因此,陈鹤琴宣称,幼稚园是要适应国情的。从1925年开始,陈鹤琴带领张宗麟等同仁在鼓楼幼稚园开展全面的实验,就真正做到适应中国国情与民性,具体表现为:第一,根据本地区的社会情形和季节变化来编制课程、选择教材;